
本期专访
- 分类:无分类内容
- 发布时间:2020-02-27 00:00:00
- 访问量:0
安康市长,解读安康
——访安康市长赵俊民
文 刘帅
中国西北城市如何实施制度立国,制度兴邦,制度之治,制度管理,日前,我们专访了陕西省安康市市长赵俊民。
发展经济,就要追赶超越;城市建设,先要打好地基,城市安康,首要文化育人;脱贫致富,需要愚公精神!赵俊民市长如数家珍似的叙说了安康发展变化的历程轨迹。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水横贯东西,河谷盆地(安康盆地)居中,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被誉为“西安后花园”。
安康市面积23391平方千米,耕地28.9 万公顷,常住人口300万人。安康地区为中国北亚热带动植物典型代表区,有羚牛、朱鹦、大熊猫、云豹、大鲵等珍稀动物。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茶叶、蚕茧、油桐、生漆主产区。
安康地区因境内土壤含硒元素丰富,又被誉为“中国硒谷”。随着西康高速、西康铁路(双线)全线贯通,安康全面融入西安2小时经济圈。
安康是中国十大宜居小城、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精彩城市、中国新闻传播十强市、陕西最美绿色园林城市、陕西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安康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承担着“一江清水供北 京”的光荣使命。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安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绿水青山,正在变为金山银山,“飞地经济”结出丰硕成果,脱贫致富、安宁泰康,已不遥远。一江清水,潺潺流向京津.....安康人民的幸福,已不是梦。
安康巨变,其因在哪?
“发展为要,开放兴市,产业强市,生态立市”赵俊民市长亮出四大秘笈。
一
陕西省安康市属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面积高达91.9%。这里又是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发展需求迫切。近年来,他们创新思路,通过发展“飞地经济”,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安康市打破固有的行政区划限制,鼓励经济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的区县,分别在具备良好开发基础的区域征用土地,建设“飞地”经济园区。
安康市市长赵俊民介绍说,飞地园区实行“飞出地”与“飞入地”县区合作共建,“飞出地”负责落实建设用地指标及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飞入地”负责落实园区建设用地报批、征迁,制定落实吸引企业入驻园区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管理园区涉及的教育、民政、计划生育等社会事务。在利益分配方面,飞地园区的财税收入和经济发展成果由“飞出地”和“飞入地”共享。
“ 对‘飞出地’来说,是项目飞出去,产值留下来;对‘飞入地’而言,则是产业飞进来,人气聚起来,从而形成双赢局面。”赵俊民说。支持飞地经济园区建设,引进返乡创业企业家在“飞入地”发展新型工业,在“飞出地”发展绿色富硒产业,既富了民,又强了市。
飞地园区完善的工业基础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秦巴山区优质产品在深加工后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提供了平台。安康紫阳县的天然富硒食品、产品价格成倍增长,生态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重要的致富门路。焕古镇茶农张仁贵,人还是那个人,园还是那片园。从2015年到2018年,他的7亩茶园鲜叶收入从3000元变成10万元,一下子增长了30多倍。
与传统“飞地经济”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模式不同,安康市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飞地经济”发展之中,在落实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同时,促进生产要素向重点开发区域聚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飞地经济”成为带动安康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强大引擎。在“飞地园区”内,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绿色工业在转型升级中逐步迈向中高端,同时促进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绿色金融、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园区实现了劳动力就近有序就业,增加了城镇劳动力收入,加快了城镇人口聚集。
二
改革开放就是动力,改革开放就是创新,改革开放,就有美好前景,谈到“开放兴市”赵俊民市长说了一番感慨:“我查过,开放兴市,没有一个市长说过,产业兴市,生态兴市,文化兴市,全国其他省市可能说过,唯独没有说过做过开放兴市、改革富市。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与其说是改革也可以说是开放,因为你不开放你怎么知道事情是怎么运作的呢,怎么知道WTO怎么来的,怎么知道飞机轮船的标准呢,你没有开放你怎么知道呢,所以说开放往往是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大的动力。在安康尤其是改革尤其是开放,开放了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开放了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开放了才知道咱要办事做生意必须按规矩办事。我们国家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我们是以开放促发展,逼改革推创新。我认为内陆地区开放不足,我们市发展不高,速度也不快,创新较弱,一个非常致命的原因,就是开放的速度不大,你想一想, 为啥浙江福建广东深圳强的很,他们为什么能创新呢,他们人材的原因吗,那人才为啥放陕西不行呢,就是晏子说的,橘子在淮南为橘,在淮北为积。
安康的开放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去年我们取得了三个第一,原来想不都敢想。
去年1500万的指标我们完成1673万美元,今年4000多万,这就是开放的结果,去年我们招商引资的到位资金308亿,增速27.4%,全省第一,这就是开放的结果。发展要靠开放,这几年我们搞了几个行业的对外开放,我们毛绒玩具行业,不到一年,从零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增长,我们17年11月开的第一家,到18年9月底已经31家了,签约了60多家。”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安康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征程,面对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川陕革命老区“四区”叠加的独特市情,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近平总书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相继作出了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决策。
赵俊民市长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安康的发展思路依然是传统的上项目、搞工业,生态经济没有转化,守着金山要饭吃。
安康的经济发展确曾“病急乱投医”,走了不少弯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安康先后大力发展黄姜皂素产业,以砍伐林木为主的“木头经济”,开山采石、挖有色金属为主的“石头经济”。回头来看,这些产业要么因为盲目扩张遭遇困境,要么就是短期实现增收但造成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两山理论”引导安康找到新的支柱产业。安康的绿水青山要变成金山银山,需要重新审视资源优势,从生态经济上谋出路,寻找突破口和发力点。
盘活生态资源后,安康的经济发展立刻跨上了新台阶,这就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无穷魅力和无穷潜力。
由于地处我国优质富硒土壤地,安康的山货、蔬菜、粮食、饮用 水都天然富硒。为了盘活硒资源,充分挖掘其潜力,安康争取国家项目在当地建立起富硒食品开发工程实验室,富硒产业研究院和国家级富硒产品科技创新孵化器,并引导落户了两个院士工作站以及三个专家工作站,打出“富硒牌”,大力发展富硒产业。
过去有很多富硒产品藏在深山无人知,现在通过专业人士指导、 认证、包装、宣传,富硒产业正在为安康快速积累财富。
短短几年时间,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汉阴油豆皮等富晒食品带动种养殖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运用发展富硒产业的思路,安康的天然富硒包装饮用水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2018年, 安康的饮用水产业实现产值35.3亿元。全市富硒产业连年保持30%左右的超高速增长,其总规模已达670亿元,预计到2020年底将突破千亿,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
通过优先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生态友好型产业,以综合利用山水基本要素,促进经济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同步发展的模式,安康经济的绿色发展之路,正在日益体现出高质量的底色。
近年来,大量落后、污染企业关停后,安康通过促进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纺织丝绸等产业提质扩能,2018年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985亿元,是2013年的3.9倍。
2019年上半年,安康六大支柱行业产值增长14.9%。其中装备制造增长22. 4% ;新型材料增长10. 8% ;清洁能源增长3. 096%;生物医药增长20.3% ;纺织丝绸增长115% ;富硒食品增长17.6%。
生态经济也让安康当地的特色产业链与脱贫致富链紧密联结,脱贫致富的路径深嵌于生态经济的各个环节,安康的山山水水已成为群众致富的“聚宝盆”、“金饭碗”。安康市平利县龙头村通过盘活山上的15平方公里林地,将种茶、采茶和观光旅游结合起来,2000 亩的优质茶园有标准化的观光步道。2018年,龙头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就已突破13000 元。
事实上,安康各个县区依托自身的生态优势错位发展,或是搞山林经济,或是种植蔬菜瓜果,或是推广全域旅游,生态绿色产业正在变现。从2012年至2018年,安康市贫困人口由100.5万人减少到26.9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0. 7%降至10. 5%,在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脱贫致富大步向前。
着力把秦岭安康段打造成素岭生态环境保护最佳区域,坚持“一年种三年的树,一代人造三代人的林”,完成造林绿化34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5. 9%.上升到65%。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位居全省前列,汉江水质稳定保持国家II类标准。
四
安康是全省脱贫攻坚的核心战区,今年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历史节点上,也是全面冲刺脱贫攻坚的关键档口,安康能不能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安康有信心有决心有基础,打赢打好脱贫攻坚 战。
安康的脱贫攻坚工作比数据反映的还要好得多。第一个, 安康在战略层面上,是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工作,从今年开始,我们改成脱贫攻坚统揽一切工作。
第二安康在脱贫攻坚上有经验。我们安康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2012年我们有100.5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40.7% ,2015年我们是58.17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23.5%,2018年年底我们只剩了26.96万贫困人口,贫为发生率下降到1. 5%。就是七年时间脱贫了74万人。
第三,我们在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脱贫攻坚政策,首先是不折不 扣,更重要的是创造性贯彻执行。比如说移民搬迁,发端于安康,比如说新社区工厂,发端于安康,比如说新民风建设,发端于安康,就业扶贫,发端于安康。紫阳县的有个小伙子80后,修脚的,连锁店拓展全国,去年产值超过40亿,带动我们8万人就业。
第四,做得好的就是发展。贫困问题本质上是发展不足问题,这几年,把加快发展,宏观上加快发展作为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中观上搞产业、引进更多的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微观上是就业,让更多的贫困户有就业机会,通过就业拿到工资,通过工资增加收入,通过收入摆脱贫困。
今年我们的脱贫任务是22. 95万,占到全省任务的41%,很多人一看,安康太厉害了,你这占比那么高的,你别完成不了。我给你说,我们能完成,看着那个大山,你遇到愚公了,照样把它搬走。看着那么长的路,你只要不停止、不停地走下去,照样能走完,就怕你看见那个山你退缩了,遇到路远你不敢走了,我们认为,脱贫就像愚公移山,我们就有移山精神;
安康突破了传统发展思维,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加快发展的兼容。从贫穷落后的“深山穷市”到践行“两山理论”的成功样板,绿色发展理念为安康绘就了一个欠发达地区突破发展的新样本,“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成为激活安康后发优势、实现“绿色崛起”的新引擎。
安康连续四年经济增速始终稳居陕西第一, 2019 年上半年再次以8.5%的速度位列全省首位。地处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的陕西省安康市,尽管自然条件差,开发受限,近年来却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而今这个地处秦巴山区的地级市华丽转身,成为陕西一座快速崛起的经济高地!
致敬,安康人民!致敬,安康各级干部!诚祝安康市,安宁康泰,万年丰乐!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服务热线
139-8504-4658 139-8406-5341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云关路30号
邮编: 561000